【中国阀门网】
随着近两年来的飞速发展,武汉汽车产业早已迈入年产值千亿规模的行列,但上游装备业仍然缺乏核心零部件企业,这也是未来该产业发展的支撑点。
目前,扎堆于沌口开发区的汽车相关企业已有180多家,集群式带动了整个产业发展,但和国内其他汽车产业基地一样,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却非常稀有。研发需要一定的时间。
武汉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严士成分析,除了轮胎等产业出于环保考虑暂时没有引入外,如变速箱、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缺失,实则是由于国内研发水平有限,这也是未来的十年武汉甚至国内整个汽车配套产业,需要恶补的功课。
于是,华中模具城应运而生。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透露,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和该区域相关产业上游模具发展速度的比例为100:1,足以看出产业发展与相关模具行业的密切关系。据了解,2010年全国模具行业年产销值在1120亿元以上,而武汉仅20亿元,上个世纪60年代赫赫有名的汉产模具装备,如今已明显滞后。
位于沌口开发区的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和一汽、天汽等下属企业并称该行业的国内四大顶尖工厂。但其1.2亿的年产值,面对武汉汽车市场年80亿的需求量,显得有些独木难支。
模具研发水平能掌控行业发展速度。中国模具协会副理事长李建华介绍,单论研发技术,汉企并不落于下风,主要是大型企业数量过少。在国外,一般新产品上市的前五年,模具产品就提前开始研发,而在我国,更新换代过慢。
李建华透露,近日省政府已召开业内研讨会,商讨振兴武汉模具产业,预计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5000万元资金,吸引20家左右大型模具企业入驻武汉,形成模具国际工业园。随着武汉模具产业迈开复兴之路,汽车配套产业发展会迎来一次大的提速。
立足孝感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近两年来,孝感市新引进和新投资的武汉项目达到691个,总投资312.6亿元。武汉大项目落户孝感,催生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卫星城。
华中模具城共有六大功能分区:科技创新区:是专为企业创业者提供研发或生产的区域;模具制造区:是为适应模具生产大(模具品牌企业)、中、小型企业而规划的区域;模具工贸区:是专为模钢、模坯交易市场,模具机械设备交易市场,模具工量具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而规划;模具材料加工区;模具五金机电设备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综合配套服务办公区(包括商务中心、公寓和信息培训中心大楼等)功能区。
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目录》)已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根据新《目录》政策,孝感市已对今后引进外资的方向作了相应调整。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与2007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相比,新《目录》最大的不同是,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现代服务业成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汽车整车制造、多晶硅等条目从鼓励类中被删除。总体来说,新《目录》放宽外资准入行业限制和股比限制,鼓励外商投资五金、塑料、模具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
随着“1+8”武汉城市圈战略的实施,孝感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全面投入两型社会建设。罗百辉表示,新《目录》的发布为孝感市今后引进外资指明了方向,华中模具城将充分用好新修订实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结合孝感市自身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除了引进大型民营模具企业,建立国家级孵化器(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降低创业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
目前,孝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面积已达3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68家,申请认定国家级孵化器须具备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80家以上、累计毕业企业25家以上等多项条件。)还将着力引进外资汽车模具、IT电子模具、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助力中部崛起
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指出,要大力构造区域经济特色,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重点是加强同武汉城市圈的合作,坚持依托武汉、积极服务武汉、主动融入武汉。
他说,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大武汉的辐射带动作用。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透露,沿海地区有近20个行业正在加速向内地转移,其中机械加工业占21.8%,玩具业占17.6%,仪器仪表、塑胶、模具占7.6%,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也陆续开始转移。
对于孝感来说,如何踩着产业转移的鼓点舞动呢?罗百辉认为,孝感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专有优势,比如可以利用靠近武汉天河机场的区位发展临空经济。另外,孝感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也不可低估,将这些资源嫁接到工业产业链,孝感就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增强工业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孝感拥有沿海地区发展初期不具备的初始优势,那就是其承接转移的能力已经相当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产业前来聚积。
展望未来,罗百辉认为,沿海地区用不到30年的时间变成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华中模具城用更短的时间将中部制造业中心搭建起来,中部崛起将指日可待。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