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五金市场发展形势调研分析

五金市场发展形势调研分析

      2012/5/11 23:56:3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0

中国阀门网

 在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优势明显的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地区,将在十年之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每年用近10亿美元进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五金工具在市场的份额比例也将逐步增大。未来,我国的模具及数控产业也将位列世界前茅。
  
  全球市场高速增长中美角逐竞争力全球通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医疗、轨道交通、模具机床等行业都离不开装备。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市场未来5年预计年增长3%~5%,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仍然稳居世界第一把交椅。从国内的供应来看,国产占据主流地位,达65%.这些年我们也成就了像株钻这样优秀的企业,加上原来的四大工具厂等,大概有10家骨干企业,都从传统的走进现代行业,而且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它们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是一个非常好得表现。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产生产总量为290亿元,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出口70亿元。同年,我国进口和国产总销售额达到330亿元,居全球第一。中国的2010年增长了40%,前三个季度的增长都超过了50%,2010年国外企业在国内的销售也增长也非常好,没有市场需求什么发展都谈不上,有了市场需求,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在330亿元销售中,进口的110亿元全是现代高效,220亿元的国产中,称得上现代高效刀的仅有20亿元左右,才占到10%~15%,而国外品牌销售额占到我国消费的1/3.这表明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市场的同时,高端市场被跨国企业占据,这是一个大问题。
  
  2011年国内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有望创造新的历史最高点。统计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国内市场就实现了25%~30%的增长,尽管自7月份开始增速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可实现15%的增长。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国际市场保持稳定恢复,但年均增长率保守估计仅保持在3%~5%左右,而国内市场在经历过去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也会逐步稳定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0%~15%,因此,国内市场容量增速会比国际市场快3倍以上。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市场,而诸多跨国集团也在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战略中,无一例外地都把扩大在中国的销售作为首选,各企业的亚太总部、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等纷纷落户中国,从而以中国为中心辐射亚洲,更加直接便捷地服务于客户,更好地满足亚太地区客户的特殊需求。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分析认为,中国市场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销售份额在其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为了牢牢抓住中国市场,国外制造企业都在仔细研究中国装备业的需求,如山高在今年成立了行业发展部,旨在以行业为研究对象,专注于提供行业典型零部件加工的解决方案。该部门的技术专家各自负责一个重点行业,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解决该行业应用的技术问题、不定期为该行业客户举办应用培训。
  
  美国切削协会(USCTI)会长SteveMorency表示,从全球来看,从北美到欧洲一些地区,以及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市场都相当繁忙。在前不久举行的EMO2011机床展上,与会者似乎都在寻找能解决生产问题的加工方案,而不只是随便采购。机床制造商在展会上的销售似乎相当强劲。许多行业都提供了增长良机航空(特别是商用飞机)、汽车、医疗和能源行业的发展都方兴未艾。
  
  全世界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中。其中欧洲、北美国家增长稳定,特别是东欧国家,亚洲市场略有回升,市场潜力很大,拉美国家市场明显增长,尤其是墨西哥。对此,在过去的一年中,市场之所以需求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寿命增加,再有就是用户针对整个制造过程提出要求,取代了许多的机床和。以及多功能的应用增多,替代了很多以往单功能的简单。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市场 发展形势 调研分析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