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泵站遭雷劈"追踪 莆田市区公共建筑防雷隐患多

"泵站遭雷劈"追踪 莆田市区公共建筑防雷隐患多

      2012/7/27 14:28:5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4

中国阀门网

  泵站遭雷劈涵江3万户周停水2次 水厂"武装"防雷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7月27日讯(记者 缪星象 通讯员 陈美娟 文/图) 7月24日下午,莆田秋芦抽水泵站设施被雷击损坏,导致涵江城区3万户居民停水(昨日本报莆田版P5版曾报道),事故引起众多市民和相关部门关注。目前莆田已进入雷电灾害高发季节,最近三天以来,午后、夜晚常常电闪雷鸣。市区建筑防雷现状如何?雷雨天公共场所能否有效防雷?昨日,记者跟随市防雷办专家进行调查,发现市区不少建筑防雷装置缺失、缺管,存在多种隐患。
  
  防雷带锈透了安装不规范
  
  轻轻一摸,满手铁锈;仔细一看,到处是锈蚀形成的小洞。这是昨日防雷专家在星光国际娱乐会所楼顶看到的一幕。黑色铁条围绕着屋顶,通过线路连接地面,这是一般建筑物常用的防雷带。专家表示,该大楼共5层,周围空旷,是雷电易发区域,但防雷装置明显疏于管理,锈蚀的防雷带上还缠绕着电线。“按照相关规定,防雷带表面要有防锈涂层。缠绕电线当然更不行了。”而屋顶堆积的各种垃圾在雷击时也容易造成火灾。
  
  在莆田市图书馆楼顶,专家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防雷带,只有一根根铁条遗留在屋顶。“这里原来是有防雷带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都不见了。”
  
  在市图书馆附近,一位居民自己在屋顶架设天线,明显没有任何防雷装置。还有不少屋顶上竖立着水箱,“金属水箱放在楼顶,需要做等电位连接,直接竖立在屋顶很危险”。

  "泵站遭雷劈"追踪 莆田市区公共建筑防雷隐患多
  居民屋顶私设的卫星天线,这样的﹃大铁锅﹄也容易引雷

  民居、办公楼很少自愿检测防雷
  
  没有定期年检的建筑,防雷设施长期日晒雨淋,容易出现锈蚀老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2006年开始,市防雷检测技术中心对市区建筑物防雷设施做检测工作。2010年省里出台新的防雷规范,对防雷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建筑防雷装置经过检测合格之后,需在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至少检测一次,以防患于未然。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每年要检测两次。
  
  据了解,目前,莆田市区新建筑一般在建成时接受检查,年检主要集中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等重要建筑,普通民居、公共建筑定期年检的不多。目前莆田重点建筑防雷情况比较到位,但第二、三类建筑防雷情况并不乐观。全市每年检测一百多家单位,其中二、三类建筑自愿提出检测的只有二三十家。
  
  “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按照建筑不同分为三类。”记者从市防雷检测技术中心了解到,炸药库、大型油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属第一类,要强制检测;公共建筑、普通易燃品、省部级办公楼属二类建筑;普通民居属第三类。后两类并非强制,需要业主主动委托相关部门进行检测,防雷办并无强制执法权。
    

  "泵站遭雷劈"追踪 莆田市区公共建筑防雷隐患多
  星光国际娱乐会所的顶楼,防雷带铁线锈迹斑斑
  

  普及一下
  
  防雷装置小知识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
  
  接闪装置: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必须露在建筑物外面,可以是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或避雷网,也有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的。
  
  引下线:一般采用镀锌钢绞线,将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连接成一体,要注意其截面大小、连接可靠和以最短途径接地。引下线分布要合理对称,不应紧靠门窗。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和钢柱等也可当作引下线使用。
  
  接地装置:是使电流通过接地电极向大地泄放。一般采用镀锌的圆钢、角钢、扁钢等连接成水平接地环、接地带或垂直接地体,埋于一定深度的湿土中。现代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也可以作为接地装置。

  从"泵站遭雷劈"追踪 莆田市区公共建筑防雷隐患多此篇新闻希望读者做好防雷措施,珍爱生命。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泵站 遭雷劈 莆田市 隐患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