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受国际经济经济走势下行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的优势行业、甚至是牛气的行业却正在“寒冬”中煎熬。钢铁行业的低迷,更是让人惨不忍睹,苦不堪言。
上游原料方面:煤矿限产停产蔓延煤企四面出击搞销售
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受销售持续下滑、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主产地煤企的限产、停产范围也在逐步放大。
“去年由于煤矿整顿,河南的小煤矿全都停产了,原计划今年春节过后复产,但由于市场不景气,到现在一直停产,今年几乎没有复产的可能性了,不停产的大煤矿则进行限产。由于供过于求,积压严重,因此现在河南的煤矿限产只能紧,不能松。”河南神火集团煤炭营销部的工作人员王明(化名)对笔者表示。
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受销售持续下滑、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主产地煤企的限产、停产范围也在逐步放大。在此形势下,没有停产的煤炭企业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拓展下游销售。
不仅仅是河南煤炭企业,目前全国主要的煤炭主产区都在进行限产、停产。
煤炭市场的不景气也让产煤大省的政府部门伤脑筋,近日各省市也在积极出台救市措施。据常驻河南的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介绍,河南省从7月份开始取消了煤炭出省价格调节基金。“以前出省的煤炭每吨要收取20~30元的价格调节基金,这原本是河南省为了保证本省煤炭供应,限制省内煤炭外销而出的政策。”
同时,李朝林还表示,煤炭价格到今年9、10月份才能触底,但反弹后劲不足,一般情况下反弹不会超过50元。
下游产业方面:上半年建材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表明,2012年上半年,建材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企业库存增加,投资增速较快,经济效益下滑。
据了解,1-6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回落25.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增速回落8.4个百分点。大宗产品产销率除水泥制品业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陶瓷制品业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其他大宗产品产销率均呈下降态势。
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62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
同时,行业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大宗产品产能持续增长,需求增长缓慢,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二是实施更严格的氮氧化物、粉尘等排放标准后,建材工业治污减排压力陡增;三是绿色新型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和非金属新材料发展较缓,急需技术、标准和财政等政策支持。
钢厂产量方面:中国原钢产量或将出现31年来首次下跌
有分析人士称2012年中国原钢产量或将出现31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每年产量占据了全球产量总和的一半;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也使得中国在钢铁的产销方面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中国市场咨询机构高级分析师在接受道琼斯新闻社笔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看来今年下半年中国钢铁产量出现大幅下跌已经不可避免。”薛和平表示他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当下中国国内钢铁产品消费需求低迷两点因素给出上述预计的,此外他还表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受此影响或将迎来三十年以来的转折点,而钢铁产量的下降对中国进口焦煤和铁矿石等炼钢原料的贸易发展也将产生冲击。
有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幅较去年同期相比达到7.6%,其创下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点。受上述事件的影响,中国的钢铁净出口贸易额出现增幅,而今年五月至六月其甚至创下两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有观点指出在国内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寄希望于出口贸易以获得盈利。此外,还有观点怀疑如果中国钢铁企业实施低价抛售政策,美国市场很可能成为中国钢企释放产品滞销压力的“出气筒”。
据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国原钢产量或达到6.7868亿吨,较2011年下跌0.7%。2011年中国钢产量曾经达到创纪录的6.8327亿吨。薛和平表示自今年六月份以来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削减自身产量,而从上周开始各家钢企总的减产量达到200万吨。
根据未来资产证券公司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七月中国市场的原钢产量跌至195万吨,而此前五月和六月期间这一数字曾达到200万吨。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上周表示,中国钢铁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盈利缩水95.8%。
钢厂动态方面:行业亏损面超三成钢厂实质性停产减压
“钢材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部分钢材品种甚至卖出1吨要亏损400元,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了部分高炉停产检修。”河北一家钢厂副总林先生8月3日告诉笔者。
林先生所在的钢厂在7月份已经停掉了一个高炉,近日,又停掉了高炉。按照林先生的预计,此次停产检修至少要持续一个月。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林先生一家钢厂身上,进入到7月份以来,包括武钢、柳钢在内的大中型钢厂陆续开始停产检修。首钢、河北钢铁、唐钢、济南钢铁、日照钢铁、沙钢、武钢、鄂钢、冷钢、涟钢、柳钢、重钢、昆钢等都已经或者即将进行高炉停产检修。
行业的不景气是此次停产检修的主要原因,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74家会员钢企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减幅为95.81%。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42.48亿元,亏损面达33.75%。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张长富说:“行业实现利润水平已经极低并处于亏损边缘,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高产能下的“例行停产检修”
中钢协会长朱继民近日曾表示,钢铁行业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苦日子”源于钢铁行业产能和投资的持续增加,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
国家统计局显示钢铁行业数据,国内粗钢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6000万吨,令人惊心。
(来源:欧普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