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2日19时45分,灵寿县寨头乡村民白明强下井维修水泵时,井壁突然塌方。白明强被砸落到了18米深的井下。14日下午,冀中能源井矿集团矿山救护队前来增援,花费一夜的时间在井口位置搭建了框架,以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昨日(8月15日)21时30分,被困者被找到,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74个小时,但他已不幸身亡。

救援人员在搭建好的通道内救援
井口狭小只能一个人下去挖
昨日是白明强被埋井下的第三天,与前一天多人围观相比,现场冷清了很多。只有一台钩机和两辆铲车停在大坑边。“救援人员都在坑下头呢,看不见”,一位村民指了指水井坍塌的位置说。
记者看到,此时坑里已经搭好了安全通道,井口的位置,有个梯形的木制框架,救援人员正在框架下救援。冀中能源井矿集团矿山救护队副队长谷孟强告诉记者,14日23时许,他们就将由四截水泥管道组成的安全通道铺好了,但构筑井上的梯形框架却花了整整7个小时。“土质太软,不能太用劲,不然就有可能引起新的塌方。”
昨日6时许,安全通道和框架准备完毕,但井下的情况还是令救援队员们担忧。因为14米以下是活水,水不停地往外冒,坑边两个抽水泵必须昼夜不停地向外排水,救援队员才能顺利站到井里。
据了解,井口直径仅1.2米,只能容许一个人下去,其间遇到大块的石头,也没法搭把手去抬。救援队员先用小铁锹把带水的沙土放到小桶里,随后递给坑外安全通道里的人,大家一个一个往外传。
屡次塌方木制框架被砸歪
中午时分,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听说快挖出来了!”正当村民们相互转告着这个未经证实的“好消息”时。突然传出“轰”的一声闷响——坑北边靠近民房的地方再次发生坍塌,带着水汽的沙土重重砸在救援队员搭建的框架和安全通道上,木制的梯形架子被砸歪了。
白明强的父亲冲到坑边,汗水顺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庞淌下来,手里的矿泉水瓶被攥得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他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全在通道里参加救援,他担心亲人再出意外。
昨日下午,坑壁沙土的水分不断蒸发,更容易出现塌方了。短短三个小时内,就接连发生了4次塌方。塌方后,大家只能将木质框架重新固定,而后救援才能继续。
74小时后被困者被救出
昨日18时,白明强的父亲急得围着大坑一圈又一圈地转。“人就在石头下边。”他对每个接近他的人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
18时许,停了一天的钩机重新开始工作,慢慢地将坑壁上已经晒干的沙土拨到安全通道上。“这样下来的沙土冲击力小。”救护队队长绳国强说,安全通道上面覆盖的土层越厚,缓冲力就越大,井下作业就越安全。“这套方案没问题,只要保证不出现大面积的塌方。”救护队队长绳国强说,“无论如何,救援不会停止。”
昨日21时30分记者获悉,白明强被找到,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74个小时。“经县人民医院120诊断,确认被困者已不幸身亡。”灵寿县寨头乡的乡长崔项英说。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