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2012年我国高端阀门制造取得突破

2012年我国高端阀门制造取得突破

      2012/9/10 10:48:2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06

中国阀门网

 2012年我国高端阀门制造取得突破:目前在不锈钢冲压离心泵的国内市场上,外资企业占有50%左右的份额,而南方泵业的市场占有率为12%左右,居于内资企业的首位。南方泵业生产的不锈钢冲压离心泵,性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但售价只有国外产品的40%左右。由进口替代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使公司获得了逆势增长。
  
  今年8月,南方泵业发布上半年报,1~6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上升20.55%。据业内人士分析,该公司能够实现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高增长,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主打产品不锈钢冲压焊接离心泵及其配套变频供水设备的收入稳健增长。
  
  近年来,我国通用机械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泵阀等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能为市场提供一些中高端产品。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水泵、阀门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359亿元,同比增长28.41%;实现利润总额达490.86亿元,同比增长28.71%。但总体而言,我国泵阀市场产业集中度较低,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在拥有核心技术方面,国内企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统计,2010年我国阀门表观消费约为12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约为23亿美元。由此可见进口替代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
  
  国内泵阀企业看准进口替代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纷纷研究开发中高端产品,并不断取得进步。
  
  泵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核电站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作为其关键部件,核泵对安全性、密封性的标准要求非常高。同时,只有具备一定资质的企业,才能成为核电站的供应商。截至目前,经国家环保部公示,能够有资质生产核级泵的企业有16家。
  
  在国家核电用泵国产化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几年研发,二代改进技术所用核二级泵、核三级泵已全部研发完成,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鉴定。国内生产核二级泵、核三级泵均有项目依托。安全壳喷淋泵、低压安注泵、上充泵、设备冷却泵、常规岛蜗壳式海水循环泵、凝结水泵均已批量生产。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4年时间,相继研制成功了核二级安全壳喷淋泵、余热排水泵、电动辅助给水泵、低压安注泵、上充泵和核三级设备冷却水泵。其中,为百万千瓦机组生产的低压安注泵已于今年初发往现场。同时,沈鼓为广东阳江核电站制造的海水循环泵也于今年初试水通车顺利完成,填补了中国重大装备空白。
  
  重庆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经过5年时间,先后研制出用于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水压试验泵和上充泵样机,并通过专家鉴定。从2011年开始,上充泵相继在阳江、田湾核电项目上获得订单。现在该公司已批量生产上充泵,结束了国外公司垄断的历史。同时,该公司也是国内惟一同时获得容积泵和离心泵核二级设计、制造资格的厂家。
  
  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了我国首台AP1000核电站常规岛给水泵组前置泵。经过试验,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设计要求,部分指标甚至超过了设计要求。2010年12月,公司获得巴基斯坦3000MW核电厂工程C3/C4号机组常规岛主给水泵合同,现已安装运行。现该公司正在研制用于百万千瓦核电厂的常规岛主给水泵。
  
  2008年以前,在火电行业的应用方面,超临界机组给水泵芯包全部为进口,国内泵制造企业仅仅是生产一个泵外筒体。其后,通过泵制造企业的不断努力,在借鉴国外技术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国内泵制造企业已经能够生产出600MW机组超临界给水泵芯包,现正在许多电厂运行。
  
  到目前为止,国内35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芯包已全部实现国产化。600MW超临界机组中50%左右采用了国产芯包,并且国产化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60万千瓦超超临界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配套的高压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前置泵及海水循环泵等,正在进行研制开发,并有相当部分产品投入运行。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了火电站用超临界用锅炉给水泵、百万机组用全容量凝结水泵等。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2012年 我国高端 阀门制造 取得 突破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