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中联重科:创新基因成就国际标准制定者

中联重科:创新基因成就国际标准制定者

      2012/9/26 11:34:18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63

中国阀门网

“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湖南中联重科(00015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意义重大。望广泛宣传,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省工程机械制造业迈上新的台阶。”2012年7月16日,《湖南日报》以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的这则寄语,开启了对中联重科拿下“全球话语权”的报道。

  7月1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并正式宣布: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96)由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迁往中国,并由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这一工作。

  “这充分证明了中联重科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也为中国工程机械标准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打造良好的平台,并推动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再上新台阶。”在随后对外发布的消息中,中联重科如是表示。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则是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国内企业终于诞生了。


  创新基因成就全球视野

  业内人士认为,因为ISO/TC96承担着与起重机相关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它从英国转到中国并落户中联重科,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中联重科摘下这个桂冠可谓顺理成章。”行业人士表示,脱胎于原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600984,股吧)研究院 (简称建机院)的中联重科,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起重机开发、制造经验,而且长期参与、承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可谓“赢在起跑线上”。

  不过,中联重科的相关负责人却不这么看,“显然没有那么容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联重科整整努力了20年,自主研发的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利技术积累数量也位居行业首位。”

  在中联内部看来,如果说建机院给中联重科留下了什么宝贵财富的话,那也绝对不仅是 “高起点”,更是“科研创新基因”,即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提出的“科技产业化”和“产业科技化”,这才是中联重科由中国制造向 “中国智造”迈进的关键。

  据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讲,从改制之日起,中联重科就不仅将目光聚焦在国内,还努力拓展国际“话语权”,一直战斗在国际标准制定的前线。


  国际标准“中联智造”

  “我们希望代表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我国在起重机行业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中联重科负责人介绍,在承担这个秘书处建设之前,依靠技术创新和突破,中联重科已经作为国内行业代表,参与了90多项国际标准的投票,提出了30余条意见并获采纳,这本身就已经是“话语权”的体现了,不过做到这一步显然还是不够的。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国外营销界长期流传的这样一句话,“在ISO和IEC的865个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中,由美、德、英、法、日5国承担秘书处的有584个,占到67.5%。”该人士表示,从行业角度看,卖产品的有几千家公司,卖品牌的也有几十家,但是卖标准、制定游戏规则的却只有核心几家。

  “在WTO框架下,以标准、技术法规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相比品牌、产品本身,标准已成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该人士分析,中国企业融入全球、抢夺话语权的路径中,标准是最有效也是最难的。

  “充分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从而掌握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这是一条密不可分的路径。”分析人士表示,中联重科的成功,将有利于推进我国优势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对跨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


  国际话语权引领行业“智造”之路

  “所谓标准,其实就是具备先进生产技术、工艺的企业将官方行业标准按自身的水平度身定制,从而树立起行业门槛,让竞争对手难以企及。以往标准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中国制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一位行业人士解读,中国制造的崛起大部分是在产品上,少数通过技术革新和体制改革,进入了做品牌阶段,但是在关键的“制定标准”的路径上,却鲜有突破,中联重科在重工机械领域的突破很值得研究。

  “随着标准化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标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手段。”行业人士表示,自改制以来,中联重科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体制上,一贯以创新模式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在进入新的全球化竞争阶段,中联重科抢先拿到标准制定的重任,显然将延续其作为行业标杆的效用。

  “对整个产业来说,中联重科通过承担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这个平台,将推动国内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制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行业人士认为,透过秘书处这个平台,整个行业将更快速接轨国际标准,进而促进行业转变思维、发展模式,这正是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关键步骤。

  “企业承担秘书处的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在国内已有先例,所以中联重科再次带动行业发展的前景很值得期待。”该人士介绍,此前

  ISO/TC61(国际标准化组织塑料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成都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塑料标准水平,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塑料行业的 “话语权”,拉动了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机械网)

热门关键词:阀门 阀门资讯 阀门新闻 泵阀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