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800亿新资擒下2000点 牛市行情再向纵深发展

800亿新资擒下2000点 牛市行情再向纵深发展

      2006/11/21 0:00:0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31

中国阀门网】       虽然周末的市场舆论倾向于本周一A股市场将出现红色星期一,但昨日上证综指暴涨45.49点,依然远远出乎市场的预期。而且,上证综指也顺利地将2000点的心理关口彻底攻占,从而标志着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再向纵深发展。

       新基金带来新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A股市场的牛市基础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提升等因素,但从近期走势来看,牛市行情的拓展空间其实与市场氛围、市场的资金面有着极大的关联,甚至可以讲,在牛市行情的中后期,资金面的供给情况直接决策着行情的空间。

       反观目前A股市场,资金面的供给处于一个非常宽松的氛围。据报道,目前共有22只新基金成立或发行结束,总发行规模为806亿,如果考虑到偏股型基金以及部分基金对债券的投资平衡等因素,大概至少会有500多亿元资金进入A股市场,如此不仅仅给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资金,而且还给A股市场形成了资金接力的特征,完全可以将A股市场的行情送上新的高度。

       二线蓝筹构筑新风景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基金新力量涌入所带来的接力特征,并不能简单地推断为新资金会进入到银行股、地产股等近期市场的龙头品种,一方面是因为此类品种的估值较高,升幅过大,明显不符合部分新基金的投资风格甚至是基金契约规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类个股的走势过分看港股的脸色行事,而近来港股的走势已有升势乏力的特征。所以,新资金介入到龙头品种的概率并不大。

       既如此,他们就可能介入到二线蓝筹股,一是因为蓝筹股近期涨幅明显落后于A股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补涨动力。二是因为目前时近11月底,一年一度的年报业绩预期行情也即将拉开序幕,而二线蓝筹股的强项就是业绩与增长题材,所以,随着新资金的加盟以及年报预期行情的来临,不排除二线蓝筹股借力打力,迅速成为A股市场新的领涨力量。

       成长股打造新起点

       正由于此,业内人士较为乐观地认为,A股市场的领涨力量或将发生极大的改变,即一线指标股,甚至包括银行股、地产股、石化股等近期市场的主流力量可能会因为港股的波动而有所回落。但是以贵州茅台、五粮液、海油工程等为代表的二线蓝筹股会迅速崛起,从而取代一线指标股成为大盘新的领涨力量。也就是说,在2000点这一牛市行情最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点位上,成长股将成为A股市场新的牵引力量,从而将A股市场的牛市推向纵深。

       不过,目前的成长股并不仅仅指的是二线蓝筹股,而且也包括一大批的小市值的新股,比如说雪莱特、獐子岛、江山化工、中材科技等等,此类个股的优势并不亚于二线蓝筹股,一方面是因为历史走势纪录显示,每一轮牛市都少不了新股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股走势弱于大盘,为后续的上涨提供了想象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新股板块具有与二线蓝筹股一样的做多动力,那就是年报业绩预期,毕竟中小板块的新股板块具有高公积金、高成长性、高分配预期的特征,所以,中小板的新股极有可能与二线蓝筹股一起构筑A股市场的新风景线。

       关注两类成长股

       由此可见,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会渐渐从银行股、地产股等主流板块逐渐转移到成长股,在2000点新行情这一大背景下,笔者建议投资者的投资思路也可随之改变,将注意力重点转移到成长股中。

       在此,笔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两类成长股,一是目前估值合理且未来具有明显增长点的二线蓝筹股,比如说铁龙股份,目前估值只有23倍市盈率,但来年的业绩增长点相对明显,如果再考虑到未来资产整合的预期等因素,该股的股价有一定上升空间。类似的尚有粤电力、振华港机、格力电器等。二是中小板块的优质新股,尤其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拥有不可取代的竞争优势,雪莱特在新产品的推动下,成长性非常突出,轴研科技的技术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此类个股可继续予以关注。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江苏天鼎)

热门关键词:阀门外贸 阀门资讯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