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阀门标准 > 中国工业泵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工业泵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2/10/17 9:47:1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58

中国阀门网

    中国工业泵产业中,离心式热油泵占70%,离心泵,旋转式和往复式容积泵1占8%.可见离心泵泵产品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内泵11% ~ 12%的年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世界,这要得益于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与扩大内需。

    据统计,中国必须水泵厂家达2000余家。所有泵的生产450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总泵国内基本设计,生产。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引进了1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国内落后泵市场,同时也减少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此外,与外商合资,合作生产模式,使我国重点泵技术水平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WRY导热油泵制造业大体由三部分企业组成。这三部分企业是:经股份制改造的国营企业;合资和外资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以及大量的民营企业。从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分析,名列前茅的泵制造企业,当属大型民营泵制造厂。它们不仅跻身泵制造业的高端,成为泵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而且有后继发展的能力。而那些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却仍处于产业链下端的位置,如果不求进取、不思联合发展,长此恐怕难以为继;股份制改造后的国营企业尽管相当一段时间步履维艰,但可喜的是经过整合、重组已经逐渐走出低谷,成为泵制造业的一股正在走强的力量;合资和外资控股的、甚至独资企业,目前已在国内泵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原来资深的大型国有企业以其市场、土地及人才资源换取国外泵制造企业的技术入股。这一方面使我们在某些关键用泵的水平上得以迅速提高,同时也使这些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本身在中国迅速走红。但也要看到这些企业制造的泵大部分仍属普通泵的制造范畴,真正的急需的高端产品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国内泵业迄今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优势。泵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强劲的需求。由于未来几年国内需求旺盛,因此,国内泵业有发展的空间。但竞争激烈,包括和国外泵业竞争。由于国内泵业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以及出口条件的劣化,泵的出口预计会受到打压。预计泵的产品会多元化,配套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由于国内鼓励国产化新品的政策首次由政府单纲,预计由国内研制急需的高端泵会得到强劲的推动。一些新的产品,如节能环保电磁热泵等会在政策的指引下得到推广应用。泵的设计水平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大型的泵制造厂进一步得到提升,两项技术的结合会给泵制造厂带来质的飞跃。前面说过,国内武英导热油泵业竞争加剧,这样就导致一些不上规模的泵制造企业和技术跟不上要求的企业会被逐渐淘汰。

    未来国内泵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领域:

    环保行业:国家拟投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供水工程:南水北调及其支线供水工程仍然是国内急切推动的项目。

    电厂:我国部分地区仍然短缺,新的电站建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电厂泵仍然有强劲的需求。

    石油石化行业:石油石化产业的未来,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各种石油化工和石油泵在中国的需求。

    农田水利建设与国家政策惠及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差距一定会更快增加。这是一个关键领域的需求。

    前2015个,国内经济仍然强劲发展,各行各业泵的需求依然旺盛。因此,依靠国内需求,中国工业泵产业仍有发展空间。

    亚洲流体机械网版权声明:本文系亚洲流体机械网会员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亚洲流体机械网。http://www.liuti.cn一切可能引致的版权侵犯、内容诽谤等意外,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江苏沁浪泵业有限公司)

热门关键词:工业泵产业 工业泵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