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当A股大盘指数连续上涨至1900点之上后,投资者对于后市的分歧是正常的,行情震荡向上的格局也是显然的。我们不能因为大盘已经处于数年的新高点而患上“恐高症”迷失了方向。投资最重要的是认清基本面、把握好大趋势。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未来数年影响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股指期货是近期A股投资的最重要主题。把握住这两个因素,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年内行情仍有20%左右的上涨空间,而金融股为主导的权重蓝筹股依然是行情的主力军。 牛市基础: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 今后12个月人民币升值步伐将适度加快,幅度将在4%-6%之间。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依然处于初始阶段,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甚至落后于东亚其他地区币种的升值幅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创新高,转而加大了升值的压力。另外,由于美联储FED减息预期以及崇尚贸易保护主义的民主党人赢得美国中期选举,所以,人民币升值加速成为市场投资者的一致预期。 国际经验显示,本币升值期间,流动性过剩是常态,股市上涨也是常态。从历史上看,1985-1990年亚洲货币升值周期时,各国股市均产生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巨幅上涨,A股有望重演升值主导牛市的那一幕。从近期H股市场的表现看,近一个月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刺激下,海外资金涌入H股市场的趋势明显,推动H股市场不断创新高,H股市场中的第一大权重股金融股成为领涨板块,走势格外强势,明显强于A股的金融股。比较“A+H”股的股价,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H股明显对A股有溢价。 股指期货:年底行情的驱动因素 2007年初股指期货相继推出,大盘权重股作为战略资产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凸显,而A股市场对于增量资金的吸引力更强。在牛市初期推出股指期货,将极大地助涨牛市,1982年4月美国标普500指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六个月标普500指数大涨20.6%;1986年恒生指数股指期货推出后,6个月恒生指数大涨19.6%。2003年H股行情在H股股指期货2003年12月8日推出后达到阶段性高潮,2003年底国企指数突破5000点,年初仅仅2000多点。 持有一线蓝筹股 增持二线蓝筹股 大盘强势依旧,继续向2000上方进军。板块上看,金融股为主导的权重型蓝筹股继续惯性上涨,而权重股打开估值区间后,落后的二线蓝筹股也将有很好的表现。建议:持有权重蓝筹股,增持涨幅落后蓝筹股。 基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我们继续持有金融股为主导的权重型蓝筹股。目前,A股市场的牛市行情类似H股市场2003年下半年的格局,由此推算,明年初股指期货交易推出前后,大盘还有30%左右的上涨空间,根据跨年度分解,年内大盘再有20%以上的涨幅也是很有可能的。我们持续看好大盘权重股对大盘行情的支撑作用,可以继续持有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的权重蓝筹股,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民生银行、万科A、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国石化、宝钢股份、贵州茅台、中国银行、上海机场、中兴通讯、五粮液等。 与此同时,由于近几周市场分化明显,权重股获得了市场资金过多的青睐,导致股市结构性分化明显,二线蓝筹股的涨幅明显落后。而在当前,市场资金丰裕、部分权重股估值有所偏高的情形下,二线蓝筹股有落后补涨的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涨幅落后、估值合理的二线蓝筹股。 第一,基于近期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大跌所带来的机会。首先,上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上周五,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跌至54.86美元/桶,是2005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且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我们认为,航空、航运、化工等石油链下游企业将受益。其次,国际有色金属商品期货市场的持续走低,比如,上周伦敦铜创出过去5个月的新低,这使得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用铜大户的家电企业成本降低,而从估值比较看,家电板块的市净率仅高于钢铁行业,估值合理,格力电器等该板块的绩优股可以继续买入。第三,国际天胶价格持续走低,有利于轮胎、弹性元件等下游公司股票的阶段性表现。 第二,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其他蓝筹股。随着财富效应的逐步体现,人们对于消费服务行业有更高的需求,除了金融股以外,房地产业、食品饮料、旅游酒店、汽车、商业、传媒、其他新兴的社会服务业等都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对于电力、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属于不可贸易品,也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者,目前以市净率估值依然偏低,而且A股电力股明显落后于H股电力股,因此,属于明显的落后蓝筹。 第三,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业。我们看好(1)从改造传统工业中受惠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包括机床、造船、港口机械、铁路装备等。(2)从自主创新政策中受益的产业,其中,大市值板块的通信产业的增长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金融界网/兴业证券)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