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0月24日,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协会副秘书长张立友表示:“中国紧固件企业提供的是所有产业中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规格和类别最为广泛的基础零部件;中国紧固件行业是在众多的产业领域中从事企业数量最多的一个行业。这样一个庞大行业的发展,历经了由小到大快速成长的过程。目前,紧固件行业正在由大向强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是紧固件生产大国,国内现有的紧固件企业超过7000家,紧固件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温州的紧固件行业发展备受瞩目。温州产的螺丝、螺母年产值在150亿元以上,是国内三大紧固件生产基地之一。近10年来,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5%,温州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的良好效应,许多国内知名紧固件品牌企业从这里走向国际市场。
近日,温州市紧固件行业协会向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申报“中国紧固件之城”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考核,“中国紧固件之城”花落温州,温州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
在逐步趋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趋好,产品结构随着行业需求在变化,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增大,企业品牌质量不断提升。
分析人士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紧固件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转型:经历阵痛却快乐着
北京金大方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含量很高,但信息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越来越挑剔,公司利润也越来越低。
“那是在2005年以前,金大方鸿遇到发展瓶颈,公司高管很困惑,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之路究竟在哪里,也做过多次市场调研,但谁都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方案。”北京金大方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窄立峰告诉本报笔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的一位老客户告诉我们,他们产品使用的螺丝不合格,换过几家供应商,但其提供的螺丝依然不能满足要求。这位老客户建议我们改变业务生产螺丝,并且劝过好几回。然而,互联网与螺丝不搭边,跨度太大,金大方鸿内部反对声一片。”窄立峰回忆说,“但最终董事长拍板,2005年在北京建立了大金螺丝厂。”
窄立峰坦言:“原以为螺丝体积很小,产品单价不高,进入门槛低,企业转型的成本也会相对低廉,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金螺丝厂在初创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同样不合格,被用户退了回来,仓库都被堆满了。公司账户上的钱流水般地往外花,却不见回款和利润,压力非常大。其间,公司内部也曾争议过公司转型的决策是不是出错了。”
“最终,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窄立峰说,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金螺丝开始锁定产品定制,生产符合环保标准的紧固件产品——环保螺丝,并为自己的产品申请了专利。大金螺丝主要做内销,很少出口。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看,螺丝虽小,但利润可观,比做互联网高出很多。20多人的小厂,去年销售额为1500万元。
紧固件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要通过转型突围并非易事。目前,中国紧固件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自有品牌太少,温州和宁波中小紧固件企业也主要以贴牌为主。紧固件行业要想实现从大到强,还需要创造一批像大金螺丝那样的自主品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紧固件企业要继续保持基业长青,就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做专做精,要做转型创新的单项冠军,而不必是求大求全的全能冠军。
互联网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收购和兼并成为实力者的游戏。俗话说的好:船小好掉头。作为小企业,转型意味着企业主动求新求变,这是一个要经历阵痛的创新过程,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采访中,笔者印象最深的事是,大金螺丝对自己的研发活动守口如瓶,他们也不把客户关系交给第三方。目的只有一个:保护专有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他们把市场定义得相当窄,之后的所有战略和战术都以此展开。
(来源:全球五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