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卸汽车用换向阀的一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条件、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型式试验与出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引用标准 QC/T 460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3 一般要求 3.1 换向阀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 所有零件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装配。 3.3 阀的公称压力的选择须参照QC/T 460《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3.4 阀的进、出油口等结合部位,应采取防锈、防尘等保护措施。其余表面涂漆按QC/T 484表1中TQ6规定涂漆。 3.5 所有密封件、防尘件在装配时应涂以机油或薄层润滑脂,并应保证不损坏密封件。 3.6 铸造件表面应光洁,不得有粘砂、龟裂、毛刺等有害缺陷。 3.7 换向阀在装配之前应清洗。 3.8 手动阀的操纵力应满足GB/T 3766的有关要求。 4 性能要求 4.1 试运转 换向阀在公称压力、额定流量的条件下应换向灵活,不得出现异常的声响,压力油的转换方向应准确无误。 4.2 压力损失 在额定流量条件下,阀各通道的压力损失不得大于0.3MPa。 4.3 内泄漏 进行内泄漏试验时,阀的每分钟内泄漏量不得超过额定流量的0.6%。 注:内泄漏量规定值为任一工作位置时各测量口泄漏量的总和。 4.4 耐压性 进行耐压试验时,阀不得出现破裂,各部位不得出现滴油等异常现象。 4.5 耐久性 进行耐久性试验后,应满足4.2和4.3的要求。 5 试验条件 5.1 油温 试验时进入被试阀的油液温度为50℃,其稳态容许变化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容许油温变化范围 ℃ 测 量 等 级 A B C 容许油温变化范围±1.0±2.0±5.0 5.2 粘度 在50℃时,油液的运动粘度为17×l0-6~43×10-6m2/s。 5.3 过滤精度 油液的过滤精度不得低于25μm。 5.4 测试仪器、仪表精度 5.4.1 根据A、B、C三个测量等级来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仪表,型式试验应不低于B级测量等级,出厂试验应不低于C级测量等级。 5.4.2 当被控参数指示值变化范围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时,则允许记录试验参数测量值。 表2 被控参数指示值容许变化范围 测 量 等 级 A B C 流 量 % ±0.5±1.5±2.5 压 力 % ±0.5±1.5±2.5 温 度 ℃ ±1.0±2.0±5.0 粘 度 % ±5 ±10.0±15 5.4.3 试验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其测量误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仪器、仪表测量容许误差 测量等级 A B C 流量 %±0.5±1.5±2.5 压力 %±0.5±1.5±2.5 温度 ℃±0.5±1.0±2.0 注:表3中给出的范围是所选择的仪器、仪表在实际使用的量程范围内容许的误差范围。 5.4.4 编写试验报告时,应注明该试验的测量等级。 6 试验装置 6.1 测压点位置 6.1.1 近口测压点位置 处在扰动源(如阀、弯头)的下游和被试阀的上游之间,与扰动源的距离不小于10d,与被试阀的距离应不小于5d(d为管道内径)。 6.1.2 出口测压点位置 在被试阀下游,与被试阀的距离应不小于10d。 6.2 测温点位置 在出口测压点的下游,且与出口测压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d。 6.3 测流量点位置 在测温点下游,且与测温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d。 6.4 所使用的油管应平直并且沿轴线方向其孔的直径应基本相同。 6.5 所使用的油管和有关配件的尺寸应和阀的进出油口尺寸相适应,并应尽量水平方向安装油管。 6.6 测压孔 6.6.1 测压孔直径应不小于1mm,且不大于6mm。 6.6.2 测压孔的长度应不小于测压孔直径的2倍。 6.6.3 测压孔中心线应和油管中心线垂直,油管内表面与测压孔的交角处应保持锐边,但不得有毛刺。 6.6.4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的连接管道内径应不小于3mm。 6.6.5 测压点与测量仪表连接时,应排除连接管道的空气。 7 试验方法 7.1 试运转 在公称压力、额定流量下,阀连续换向20次,应满足4.1的要求。 7.2 压力损失试验 7.2.1 全流量范围压力损失试验 调节试验系统使之由零流量至额定流量,从中至少取4点以测量由进油口至出油口的压力损失,绘制流量、压力损失曲线。 7.2.2 额定流量下压力损失试验 流量阀在额定流量下,由进油口至出油口,进油口至工作油口和工作油口至出油口的压力损失。 注:在压力损失试验中其出油口压力必须在0.1MPa以上。 7.3 内泄漏试验 调节试验系统使阀的进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按照被试阀的滑阀机能和结构,分别从工作油口和回油口测量被试阀在任一工作位置时的内泄漏量,应满足4.3条的要求。 注:①在进行内泄漏试验时,流出侧的压力为大气压。 ②压力必须在15s内从大气压增至公称压力。 7.4 耐压试验 将工作油口堵死,从进油口对阀的各动作位置施加压力,当公称压力不大于16MPa时,施加公称压力的1.5倍压力;当公称压力大于16MPa时,施加公称压力的1.25倍压力。持续3min考核各部的漏油情况等。在试验时,出油口的压力为大气压,试验结果应满足4.4的要求。 7.5 耐久试验 滑阀在公称压力、额定流量下,连续换向10万次后,考核其压力损失和内泄漏性能指标。 8 检验规则 8.1 型式试验 8.1.1 型式试验系指全面检验换向阀的质量、性能的试验。 8.1.2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试制的换向阀(包括老产品转厂); b)当换向阀的设计、工艺或材料的改变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时; c)己定型的换向阀在出厂试验和以前所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能允许的偏差时; d)成批生产的换向阀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试验与检测项目: a)试运转试验; b)全流量范围压力损失试验; c)内泄漏试验; d)耐压试验; e)耐久试验。 8.1.3 型式试验的样品数量规定为3台(件),其中一台做全项目试验,其余只作性能试验,试验中有不合格项目时,对此项目应以加倍的数量进行复试,如该项目仍不合格,则该样品型式试验为不合格。 8.2 出厂试验 产品在出厂前均应做出厂试验,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 试验与检测项目: a)试运转试验; b)额定流量下压力损失试验; c)内泄漏试验; d)耐压试验。 8.3 判定准则 8.3.1 换向阀出厂试验项目分必试和抽试两类,抽样方法按GB/T 2828进行。 8.3.2 订货单位有权按出厂试验项目和要求对换向阀进行复检,复检抽样方法按GB/T2828进行。 8.3.3 特殊订货要求的换向阀,其试验条件与规则由设计、制造及需方单位共同制定。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 换向阀产品上应有铭牌,并标明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及图形符号; b)产品主要技术参数; c)制造厂名称; d)出厂日期。 9.2 包装 换向阀的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能力。包装箱应牢固可靠,其外壁明显处应清晰整齐地标明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型号及数量; b)总质量,kg;净质量,kg; c)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及到站站名; d)装箱日期。 9.3 运输 换向阀在运输时应轻装轻放,堆放高度严禁超过1m以上。并应防潮、防雨。 9.4 贮存 换向阀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严禁和化学药品混贮。 9.5 附件 附件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 c)备用密封件及防尘件; d)装箱清单。 (来源:互联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