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五金模具企业建立行业联盟发展的道路分析
广东第一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南方冲压是珠三角地区走得最早的模具联盟,但放眼全国并不是首个吃螃蟹者,以汽车模具为代表的联盟星星之火已在一些汽车制造重地点燃,而且大有燎原之势。
西部首个汽车车身生产技术联盟——成都汽车车身工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当地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联盟以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13家成员单位分布在汽车车身产业链不同环节,涵盖了生产、研发、销售。借助规模效应,联盟成立时立志“每年将开发3种以上新型轿车整车车身覆盖件模具,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在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天津,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周围也吸附了一批模具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联盟。在武汉,依托东风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早的模具联盟在这里横空出世。现存的模具行业协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纵向工序协作——将设计、机加工、测试等工序分开,分别由不同企业完成。这种比较适合私人企业或规模较小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模具行业更多的一种协作方式。
另一种则是企业横向联合。每家企业做一种部件,然后数家企业合作制成套件,在韩国、日本等模具企业中风靡,但国内还不够普及。“模具联盟不是我们中国的独创。”华夏模具网表示,模具联盟是产业升级中的过渡性产物,模具强国的日本、韩国和德国早就有过,但随着大企业的崛起逐渐被边缘化。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还残留了一些。广东第一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
西方模具工人单位小时的工资成本比中国要高20倍左右。尽管如此,韩国在高工资的压力下,何以还能做出比中国价格还要便宜的模具?夏华发多方打听后才知道,韩国对手是在一个模具联盟内,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来源:华夏模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