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展会报道 > 巴安水务成功举办中水回用高峰论坛 发布行业新标准

巴安水务成功举办中水回用高峰论坛 发布行业新标准

      2012/12/26 11:54:50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44

中国阀门网

 2012年12月23日,圣诞将至,在充满节日气氛的上海,由中国水业劲旅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2上海?中水回用高峰论坛暨行业新标准发布会”在上海宾馆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以“中水回用工艺探讨”为主题,围绕工业和市政中水回用的意义与工艺展开,并结合饮用水安全、污泥干化协同发电技术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与交流;会议同时举行了中国化工行业标准《石灰乳液自动配制成套装置》(HG/T 4177-2011)的发布会,该标准由巴安水务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通过。

  巴安水务成功举办中水回用高峰论坛 发布行业新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全国化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俊科,以及上海市排水处、上海市区环保部门、嘉兴市规划建设局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市政设计院、水务集团、工业集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100多位代表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问题。巴安水务董事长张春霖携公司总工程师马玉英、副总经理杨征等出席了会议,就公司的发展业绩及技术工艺做了精彩报告。
  
  巴安水务董事长张春霖在论坛开幕式上致欢迎辞,表示了对出席嘉宾和多年来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界朋友的感谢,介绍了巴安水务在过去一年围绕政府、人才、技术、资本、市场五个平台建设所取得的突破。张春霖指出,公司在上市一年多以来,围绕工业水处理、市政水处理、固废处理及天然气调压站及分布式能源四大板块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业绩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了巨大的增长,公司将肩负责任和使命,在建设美丽中国政策的指导下,继续加速发展。随后张春霖与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公司的发展视频,以全方位的视角诠释了蓬勃发展的巴安水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饮用水问题是要集中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侯立安院士在会议上对“饮用水安全保障与膜法水处理”进行了专题报告,对饮用水安全面临的挑战、膜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和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侯立安介绍说,饮用水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衡、水环境污染、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饮用水净化工艺的局限和供水管网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高度重视。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以其去除污染物范围广、运转可靠、设备紧凑、容易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目前,“新型膜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新型膜材料与膜组件、膜分离机理、膜污染控制”几个方面的研究是膜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几个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推进膜技术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更广泛的应用。
    
  在《石灰乳液自动配制成套装置》标准发布环节,全国化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俊科指出了该标准发布的重要意义。该标准是巴安水务在自主研发的中水石灰法回用工艺及其配套的石灰储存、计量等设备的基础上申报制定,并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张俊科介绍说,“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解决了业内石灰法长期困扰的问题,使经典石灰处理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将引导行业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动自主创新、加速技术积累和科技进步,全国化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将在适当的时机组织有关单位对标准进行进一步地宣贯,以期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
  
  记者发现,巴安水务自主研发的各项技术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在论坛最后的对话环节,与会人员就中水回用工艺技术路线、微滤成膜技术、市政污泥干化协同发电技术、水源地应急投加粉末装置技术的相关细节同巴安水务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在回答关于公司商业模式、资本运作和发展方向等提问时,张春霖董事长充满信心的说,巴安水务下一步的发展,将在国家政策和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以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公司结构的转型。在2013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微滤成膜技术的中试工作,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同时,公司将逐步调整收入结构,从现在EPC、BT项目为主的模式向BOT项目投资转型,提高公司的运营服务能力。在未来几年,公司将继续运用各种融资渠道促进业务发展,收入方面将保持高增速。
 

(来源:中国阀门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