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世界机床工具业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每一个难题的突破,每一次技术的改进,每一种理论的创新,都将推动着制造业、工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前进。 二、机床工具再制造的必然性 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转的永恒规律,任何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也必须要承认机床工具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旧的机床工具在完成使命后,将不断地被废弃、被遗忘。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现有机床保有量就有800万台左右,其中服役超过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200万台,每年淘汰的旧机床约25万台,其金属总重量超过150万吨,已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同时,中国作为全球刀具消耗最大的国家,2010年进口刀具和出口刀具的总销售额达到330亿元。 若由此发展下去,任由一些老旧机床工具生锈腐蚀,不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也将构成极大威胁。而且从资源和企业成本控制来看,近年来受节节攀升的铁矿石价格的影响,钢材价格不断高涨,钨矿等资源价格也在不断波动,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使得下游机床企业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刀具价格也已呈现涨价的趋势。 机床工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机床工具再制造是历史的选择,早已成为一种趋势。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的机床再制造已经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当时各国看到了机床再制造巨大的发展前景,纷纷发展机床再制造产业。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虽已不再辉煌,但机床改造却成为新增长点。老旧机床,一般有45%至80%以上的残留价值,主要是耐久性较强的床身、立柱、底座等。重新制造这些主体部件,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和能源。如果保留主体,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则可制造出与新设备同等质量甚至性能更好的设备。 总之,再制造对机床工具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能源日渐趋于紧张、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全球各国都在倡导低碳节能,作为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床工具业也必须走再制造的发展道路即“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全世界机床工具社电火花成型机会保有量不断增长,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发展再制造产业也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制造作为一项利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工程,全世界的机床工具企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把低碳制造、绿色环保的理念纳入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之中。
(来源:中国阀门网)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