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绿色再制造发展困境分析
2012/12/28 10:45:43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88次
【中国阀门网】
为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关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再制造所需要的拆解、清洗、加工、装配、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制定再制造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规范,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再制造试点企业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年内要通过第三方的质量体系和环境保护体系审核。华夏模具网分析,一直以来,在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领域,有4大困惑:一是源头枯竭;二是零部件回收率低、回收体系混乱;三是技术水平不高;四是消费者的不信任。 首先,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307号令,强制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回炉,但这些零部件正是再制造的原料,如此一来,就造成源头枯竭。 其次,回收率低。目前,欧美等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回收率非常高,回收范围涵盖广,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达到80%以上,丰田和福特等汽车巨头甚至可以达到95%的回收率。而目前国内的再制造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器、电机等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上。 再次,技术掣肘。在德国的慕尼黑,宝马公司建有一家专门的再循环和拆解中心,负责研究旧车的拆解技术与经济,在再制造的过程中,有94%被高技术修复,5.5%回炉再生,只有0.5%被填埋处理。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高端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基础上,因为修复一件产品往往比生产一件新品所需的技术水平还要高。而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修复、改造等产品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最后,消费者的信任度也是关键所在。“再制造产品,会不会有质量隐患?”在采访中,这个问题被多次提及。而据记者了解,在到4S店更换零部件的消费者,鲜有愿意接受再制造产品。在产业成熟的发达国家,消费者会主动选择再制造产品。但在我国,这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很多人认为,再制造产品不如新品,不愿意使用再制造产品。在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扭转这种观念。
(来源:华夏模具网)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