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机床市场形势严峻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机床市场形势严峻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3/1/15 10:39:2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7

中国阀门网

  尽管我国的机床工具行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且连续十年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但整个行业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却越来越突出。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上,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今年机床市场形势非常严峻。
  
  出口下滑 进口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十个月,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累计出口76.8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6.6%。金属加工机床中,金切机床出口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成形机床出口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他各类产品出口多数呈现同比增长。
  
  对此,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王黎明表示,去年出口增长已成定局。拉动出口增长的因素在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加之欧美市场对装备需求的复苏与其重新制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和缓解就业压力等。
  
  但王黎明同时表示,根据机床工具产品的月度出口数据,增速已由去年初的两位数增长逐步下滑至个位数,且去年8月和10月为负增长,走势明显处于下行通道。
  
  对此,协会当值理事长、武汉重型机床集团董事长黄照证实,重型机床行业其实从去年起就开始明显下滑,订单减少、库存增加,用户延迟提货甚至放弃预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去年前十个月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同比增加2.1%,最近连续四个月增速均为正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车床、成形或冲压机床位居各类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前五位。其中,加工中心进口4.2万台,价值47.4亿美元,在金属切削机床进口额中占比超过50%,在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中占41.3%。
  
  在进口的机床工具产品当中,以金额计算,七成来自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其中日本份额为38%,紧随其后的是韩国、意大利、美国、瑞士、新加坡、西班牙和法国。
  
  结构性矛盾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重点企业的调研显示:虽然机床工具市场普遍疲软,但中高档数控机床及相应配套产品未出现明显下滑,非标、个性化产品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国防军工等重点用户关键零件主要加工工序中,国产高端机床工具产品所占份额很小,并且相当部分都存在各种问题。国产机床目前仅有不足两成的满足能力,其余依赖进口。对此,金模机床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在我们的中高档产品中,已经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还不多,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真正取得良好市场应用效果的也不多,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技术创新成果长期停留在样品、展品和试验品的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市场验证,更谈不上形成市场竞争力。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惠仁指出,这是我国机床企业“重硬件、轻软件”导致的结果。在协会重点跟踪的骨干企业当中,九成以上在近年实施了大规模技改,大重型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并且投资绝大部分用于厂房、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在技术基础建设、深层技术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等软实力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由此造成产品集中于中低档、通用型并且同质化。
  
  产品同质化常常与价格战并存。德日等国主要企业针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推出新策略,即在高端主导的基础上向下延伸,重点拓展中端市场,这些动向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机床行业的困境。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对于这样的行业困境,陈惠仁分析指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整体仍然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过去的高速增长,更多地依赖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企业体制机制变革释放的发展能量,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而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所发挥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的。
  
  陈慧仁表示,我们过去所习惯依赖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增长因素已经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行业发展长期沿用的发展模式和商业策略,也在快速地丧失立足的基础。我们不但亟须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更需要在新的发展环境中转型升级、由大变强。
  
  陈惠仁认为,企业需要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二是规模扩张和产品水平的关系;三是硬件投入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四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的关系。
  
  而这样的转型升级也正是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表示,目前已经确定此前由工信部主管的企业技术改造将上升到由中央统筹的高度。数控机床的产业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来源:全球五金网)

热门关键词:机床市场 机床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