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阀门知识 > 排污泵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排污泵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013/1/18 21:48:4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9

中国阀门网

 污水排污泵等泵叶轮、压水室、是污水泵的两个核心要素。其表现方式的利弊,也就代表泵的性能优越,污水排污泵的抗堵塞性能、效率和汽蚀性能,由叶泵和压水室两大部件来保证。
  
  污水排污泵的工作原理和污水排污泵的特点属于无堵塞泵的一种,具有多种形式:如潜水式和干式两种,最通常的潜水污水泵WQ类型类型、最常见的干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二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粪便或液体含有纤维。等固体颗粒的介质,通常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不大于80℃。由于被输送的介质中含有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因此容易堵塞泵流道、泵一旦堵塞会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从而造成排污不畅。给城市生活和环保排污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污水泵的质量。
  
  从性能上来讲,污水泵具有陡降的扬程曲线,功率曲线较平坦。
  
  污水泵采用的压水室最常见的是蜗壳,在内装式潜水泵中多选用径向导叶或流道式导叶。蜗壳有螺旋型、环型和中介型三种。螺旋形蜗壳基本上不用在污水泵中。环形压水室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小型污水泵上采用的较多。但由于中介型(半螺旋形)压水室的出现环形压水室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小。因中介型压水室兼具有螺旋的高效率性和环形压水室的高通透性。已越来越受到制造厂家的关注。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排污泵叶轮类型:
  
  1、叶轮结构类型:
  
  叶轮的结构分为四大类:叶片式(开式、闭式)、旋流式、流道式、(包括单流道和双流道)螺旋离心式四种,开式半开式叶轮制造方便,当叶轮内造成堵塞时,可以很容易的清理及维修,但在长期运行中,在颗粒的磨蚀下会使叶片与压水室内侧壁的间隙加大,从而使效率降低。并且间隙的加大会破坏叶片上的压差分布。不仅产生大量的旋涡损失,而且会使泵的轴向力加大,同时,由于间隙加大,流道中液体的流态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使泵产生振动,该种型式叶轮不易于输送含大颗粒和长纤维的介质,从性能上讲,该型式叶轮效率低,最高效率约相当于普通闭式叶轮的92%左右,扬程曲线比较平坦。
  
  2、旋转叶轮:
  
  采用该类型叶轮的泵,因为叶轮部分或全部缩离压水室流道。所以无堵塞性能好,颗粒和长纤维的通过能力较强。颗粒在水压力室内流动靠叶轮旋转产生的涡流的推动下运动,悬浮颗粒运动本身不产生能量,流道内和液体交换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悬浮性颗粒或长纤维不与磨损叶片接触,叶片多磨损的情况较轻,不存在间隙因磨蚀而加大的情况,在长期运行中不会造成效率严重下降的问题,采用该型式叶轮的泵适合于抽送含有大颗粒和长纤维的介质。从性能上讲,该叶轮效率较低,仅相当于普通闭式叶轮的70%左右,扬程曲线比较平坦。
  
  3、螺旋离心叶轮:
  
  该型叶轮的叶片为扭曲的螺旋叶片,在锥形轮毂体上从吸入口沿轴向延伸。该型叶轮的泵兼具有容积泵和离心泵的作用,悬浮性颗粒在叶片中流过时,不撞击泵内任何部位,故无损性好。对输送物的破坏性小。由于螺旋的推进作用,悬浮颗粒的通过性强,所以采用该型式叶轮的泵适宜于抽送含有大颗粒和长纤维的介质,以及高浓度的介质。在对输送介质的破坏有严格要求的场合下具有明显的特点。
  
  4、流道式叶轮:
  
  这种叶轮属于无叶片的叶轮,叶轮流道是一个从进口到出口的一个弯曲的流道。所以适宜于抽送含有大颗粒和长纤维的介质。抗堵性好。从性能上讲,该型式叶轮效率高和普通闭式叶轮相差不大,但用该型式叶轮泵扬程曲线较为陡降。功率曲线比较平稳,不易产生超功率的问题,但该型叶轮的汽蚀性能不如普通闭式叶轮,尤其适宜用在有压进口的泵上。
  
  5、封闭式叶轮:
  
  这种类型的叶轮有正常较高的效率。在长期运行稳定,采用该型式叶轮的泵轴向力较小,可以在前后盖板上设置副叶片。前盖板上的副叶片可以减少叶轮进口的旋涡损失和颗粒对密封环的磨损。后盖板上的副叶片不仅起平衡轴向力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止悬浮性颗粒进入机械密封腔对机械密封起保护作用。但是这种叶轮的无堵性差,易于缠绕,不适合抽含有大量的颗粒(长纤维)末经处理的污水介质。
  
  综上所述,无论任何系列污水泵叶轮,只是不同类型的叶轮和不同型式压水室根据输送介质和安装等要求的一种组合,只要叶轮和压水室能做到优化配置。泵的各种性能就会得到保证。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排污泵 工作原理 特性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