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评测 > 国家要重视机床工业发展 机床转型建议3步走

国家要重视机床工业发展 机床转型建议3步走

      2013/4/22 11:51:07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22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机床行业的发展有赖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机床行业走出国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型企业更是需要国家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带动中小型企业创新产品类别,争取进入到国际市场。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工技术已进入亚微米和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网络化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制造受到高度重视,以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化制造提升到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已成为技术最活跃的发展趋势之一。尽管中国机床工业多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技术上、战略上一直沿着老路走,没有从根本上寻求改变发展思路。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络化的基础上,逐步向加工单元和尖端柔性制造系统过渡。而中国机床工业在经历了学习、模仿、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后,目前在精度、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环保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世界机床工业具有高度国际化的特征,表现在市场国际化、技术国际化、投资国际化等方面。基于此,选择适合当代机床工业发展潮流的模式与路径是未来国内机床工业做强所必须致力的,而且,这种选择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同时,跨国并购也是实施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方式。总之,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灵活多样的操作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内外产业资源,求得合作共赢的局面,以实现机床行业创新升级目标的方式都应积极推进与实施。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高档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于2009年投入实施。这对于推动行业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性,以使相对有限的资源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一是在选择项目参与对象的过程中,不仅是关注到企业的产值、产能、体积,不以企业的性质为取舍依据,而是应综合考虑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影响力和先进性,技术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未来市场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以实现所投入资源作用发挥的最大化。大并不一定强,甚至是反之。这一点在目前国内的机床行业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其二是鉴于机床产品的复杂性,“毕其功于一役”的愿望是不现实的。那么,集中资源有选择性的对行业内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给予有效突破,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以此带动其他技术难题的。其三是形成和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考核实施效果,以专项资金激活企业对技术研发的热情,以有限的资金撬动更多的产业资源投入到技术创新的活动中去,而不是使之成为“唐僧肉”。其四是建立一种保障机制。以公共资源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应实现全行业内共享,而不是因特殊地位而加以垄断独享。
  
  要扭转当前的不利状况,改变增速持续回落的局面,惟一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从“能做”到“做好”的根本性突破。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调整产品结构,主动把基础性研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更多中高档机床工具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重点领域。在时机成熟时,大胆放弃“当家吃饭”的传统低端产品,把更多精力放在精密件领域,放在为高端用户提供成套装备上。
  
  其次,要深入了解市场,满足重点领域用户需求。作为工业发展的装备产业,机床行业要深入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在开发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再次,要创新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机床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装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逐步培养起具备为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人才队伍,努力实现他们由简单“商品提供者”向“用户工艺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相信,中国机床产业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高档及功能部件的研发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全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产业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完成由大变强的目标。

(来源:中国阀门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