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外贸分析 > 美国机床企业将参展中国展会

美国机床企业将参展中国展会

      2013/4/23 11:40:2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3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美国机床产业相比国内机床行业的发展时间和起步比较早,但进入到中国市场的时间却是在八九十年代,国内的机床企业对德国机床是比较熟悉的,对于美国机床产业较为陌生。
  
  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AMT)上海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萧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少采购商会问“买设备选哪个国家的产品好?”,业界有个常规的说法:美国的机床、飞机;德国的汽车;日本、台湾的通用机械部件。有着几十年的机床从业经历的萧宏认为,美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经过多年竞争,现在能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都是一些有特色、有稳固基础、有顶尖技术的“拳头企业”。
  
  大规模特装参展主推“拳头产品”
  
  据悉,这些美国机床业的顶尖企业将于今年5月亮相第二届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在江苏昆山国际会展中心A馆(机械馆)有近400平方米的特装位,届时将有10家企业抱团参展,还有来自美国机床企业的总工程师现场坐镇。
  
  当被记者问到AMT在本届进交会将带来什么样的展品,萧宏说道:“不少人看机械展品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一些台虎钳、夹具卡具、支架吗?但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才能看出‘门道’。”
  
  萧宏给记者列举了几个参展产品:Jergens是五轴专用的“拳头产品”,国内机床即使能够突破,但短时间内也很难在配套上达到同等技术高度;ACME的“机器手”仅用砂带就能把人造关节磨得如镜面般光滑;Arobotech被誉为全世界最好的“中心支撑架”,能“二两拨千斤”地将普通机床变身为“高精度”机床;Kurt的“台虎钳”无论从设计、结构还是精密度都无可挑剔,多数美国、欧洲高级机床在出厂后都把它设为“标配”……
  
  这些只是参展企业带来的一部分设备,此外AMT还将带来近500家美国机床企业的资料介绍光碟,供专业观众全方位了解相关技术。
  
  参加展会是有效销售手段
  
  萧宏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专业观众能到现场,特别是本行业的工程师要是能来,就真是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国外展会往往是大家“偷技术”的地方,而中国的展会则是“学习型”。在这里,美国企业能了解中国的客户需求,中国工程师则可以了解美国的技术,这是个在短时间内双方都获利的最佳时机。萧宏认为,与做广告和挨个儿“敲客户门”拜访相比,参加一场好的展会其实是非常有效的销售手段。
  
  萧宏说,“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搞机床展,如果只是单纯追求观众和展团数量就很容易办‘烂掉’,还是要在服务和效果上下功夫。”作为参展商而言,这是看重本次展会的另一个原因。萧宏告诉记者,虽然这是他们首次到昆山参展,但与进交会“结缘”已久。早在2012年12月,通过进交会牵线,他们带着AMT的会员企业到江苏省昆山、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走了一趟。萧宏表示,此行不仅让AMT有机会与国内的机床用户企业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更使他们有机会对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据他介绍,虽然本次展会于5月中旬开幕,但事务处和贸促会已经在年前就带领AMT工作人员前往昆山、无锡,展会结束后他们还将前往徐州。“一方面可以与用户‘面对面’对接,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实地考察了一下投资环境。”萧宏说,展会以外的多元化活动可谓是“一站式服务”,对于参展商而言含金量很高。
  
  机床领域要看“高楼”也要见“砖”
  
  “中国机床企业其实可以先‘借用国外先进技术’,在进口的同时再改进,只要不停留于‘山寨’,就能有所突破。”萧宏还和记者分享了他对于中外机床企业差异性的一些看法。我国机床跟国外相比最大差距是配套、工艺、应用和平均水平。萧宏建议,中国企业在看别人高端技术的同时要抱着学习的心态:特别是不能只看卫星、导弹、隐形飞机这些“高楼大厦”,还要认真研究像“砖块”一样的内部技术基础。
  
  据悉,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翻番,高铁将翻三倍……此类信息一出,无疑让装备业兴趣倍增,而这些都需要采购大量机床设备做铺垫。萧宏最后也表示,AMT很看重中国市场,其中格外青睐江苏。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高端机床有80%为进口,而所有进口机床中被长江三角“消化”的有一半,所以这个区域可以算是最热闹的“机床市场”。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美国机床 企业 参展 中国展会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