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机床突破中端设计 转型要抓住机遇

机床突破中端设计 转型要抓住机遇

      2013/4/26 11:07:2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17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机床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中端设计和生产的阶段,高端的机床产品还需要依靠进口补给,国内目前自身还不具备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在未来机床发展的市场变化中,突破中端走高端是必然趋势。
  
  高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中端市场份额还在快速流失。中国机床产业转型突破口究竟在何妨?这无疑是个严峻而严肃的话题。国内机床企业特别是有规模,有历史积淀或者新生的企业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尝试。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2年切机床行业总产值为1464.0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数控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6.2%。而更为重要的是,金切机床行业实现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30.4%;产品销售利润比为4.1%,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
  
  冰冷的数据背后反映出行业整体低迷的市场需求。可是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2年金切机床进口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6.03%。更为重要的是,进口机床单台均价同比增长8%。
  
  这一减一增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机床产业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过去在机床行业有一句盛行的话是“高端失守,低端混战。”但而今的局势确是,高端机床产品市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中端的阵地也面临大兵围近。
  
  “行至今天,中国进口机床的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说这话的是中国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石勇,根据他的分析,我国加工中心进口产品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档、价格昂贵的加工中心进口有所减少。换言之,进口高档机床比例减少,中端机床比例增多。
  
  除了从海关口径统计的进口量外,很多在国内的合资公司或者独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倾向于量大面广的中端机床市场。
  
  与整机企业相比更显尴尬的是国内的配套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流失,国内功能配件的压力也在陡增。除了原有老客户的订单减少外,我国实行的“关键功能部件进口免税”也提升了进口件的性价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不乏竞争对手。如何突破现有格局,机床业界进行了各种讨论,而真正的企业也做出了各种尝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强调,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是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后入行的江苏新瑞、三一精机等民营企业也是高起点,普一亮相就让人不容小觑。
  
  让大家反思的是,虽然我们的技改了,整个厂房已经加工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很多种类的产品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程,但高端或者中高端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相应扩大。这是一个硬的指标,这表明,我们机床行业整体的产品依然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突出表现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
  
  从能做到做好,相比于前者,这是个更为艰辛的历程,需要企业在如此竞争惨烈的形势下耐得住寂寞,不浮躁,关注细节。
  
  当然成功的路径并不是惟一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时间积累就是惟一的本钱,那么何以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强势姿态进入,然后迅速抢占制高点,快速获取市场的工业案例在机床上并不多,但在其他领域却也是不鲜见的。
  
  而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则以一种另类的模式在机床行业做出探索。经过近十年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链整合,光洋科技国内首创涵盖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大功率伺服驱动、高精度位置角度传感及补偿系统、力矩电机及驱动、直驱式关键执行部件、高档数控机床的完整数控技术链和产业链,成为同行业国际上首家在一家企业实现完整数控技术产品产业链的企业。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在光洋科技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台配置光洋科技GNC61高档数控基础机床系统,GDU全数字伺服驱动器及电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自重达8吨的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在全闭环控制下,以英国REN鄄ISHAW的XL80(精度标准0.3um/m,分辨率1nm)激光干涉仪为检测装置,实现了0.5um/m的定位精度和0.1um的重复定位精度,工作运动机械分辨率可达0.1um。据悉,该项目已经入选国家高档数控机床重大专项。
  
  同济大学教授张曙评价说,激光检测是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由此而见,光洋科技已经迈入国际超精密机床制造的领域,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该款机床全部采用光洋科技自己的数控集成技术,在全闭环的情况下能比一样的数控精密机床提高一个等级,难为可贵!
  
  除了在技术上依靠自身探索外,机床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近年来,关于机床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不少,可以说行业派头兵企业一半左右都有了海外并购的经历,比如北一、沈阳,还有过去两年风头颇劲的星火机床。从产品卖出去占领海外市场,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再到优化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从中国机床行业国际化的征途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坚实步伐。
  
  但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感受这种竞争氛围,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实际上目前装备制造业赖以运行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以及客户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整个工业流程完整项目中,用户关注点不是项目中单个零部件,而是整体项目功能是否满足需求。在工业领域,专业化系统服务成为消费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向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同样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企业对客户的争夺永远不会停止。而企业间的竞争也从低价策略向注重长期客户关系管理转椅,企业决策是更多考虑的是客户总价值拥有。
  
  美国联邦快递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克·W·史密斯在《未来之路》推荐序中写道:“企业为求存续,本来就应该保持灵敏,不过随着商业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与日俱增的威胁,对前瞻性的迫切要求更是一天强过一天。保持竞争的优势意味着你必须比他人早跨出一步,差别就在于谁能够更可靠地预测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机床突破 中端设计 转型 机遇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