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余红辉谈中节能之发展:构建行业创新机制

余红辉谈中节能之发展:构建行业创新机制

      2013/4/27 13:53:4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725

中国阀门网

 作为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始终专注于节能环保领域的发展,发挥中央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在“2013(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副总经理余红辉与参会代表分享了集团的创新机制,他指出,公司一直致力于整合优秀资源,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不断创新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节能作为环保领域的央企,一直勇立潮头,协助中央及地方政府规划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及能效节约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已成为政府指导行业发展的参谋”,余红辉向中国水网记者介绍说,“这也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更使公司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关键技术的突破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余红辉介绍说,中节能目前正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创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技术突破;在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中,积极引进先进监测设备,提升装备水平;同时,公司注重技术与工艺的匹配,形成自己的设计导则,即将筹建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水处理技术委员会”将集合国内外优秀专家,评审技术和工艺路线的选择,确保为地方政府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商业模式创新是中节能的另一竞争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先进技术,为技术搭建优秀舞台,促进行业基础和品牌建设。
  
  工业园区模式:提高产业密集度
  
  去年公司在江西采取了一次性打包,以工业园区的模式开展污水处理,余红辉介绍说,工业园区模式最大的突破是实现了零散资源的整合,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了产业密集度,能够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短板是产业密集度太低,直接导致每一个单一的厂商都缺乏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余红辉强调,而掌握上百家污水处理厂的大型骨干企业,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将为其带来很大的收益,推动产业发展。“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提高产业密集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已经在国外推行多年,威立雅、苏伊士等知名水企正是以这种模式推动了世界水务行业的进步。
  
  “这一模式能够实现‘肥瘦’搭配,保护运营能力弱的企业,保障条件差的地区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在推动行业的整体提升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及企业社会责任”,余红辉向中国水网记者介绍道,目前公司正与广西展开合作,通过工业园区模式为地区提供多领域的环境服务;并将这一模式向重金属、垃圾处理等领域推广,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土壤修复领域:标准与技术攻关并举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余红辉认为,建立行业标准是当务之急。没有规范的标准,不仅容易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还将提高监督成本。中节能承接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筹建工作,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制定,规范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建设一批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项目,引进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积极组织专业领域内技术攻关,从多方面促进行业发展。
  
  “兼容开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解决最广大老百姓疾苦相关的事情,是水业人最宝贵的精神”,余红辉呼吁,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及企业进入环境建设领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筑美丽中国。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余红辉 节能 发展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