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自主研发电泵井尾管悬挂装置效果超预期
2013/5/17 15:34:0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91次
【中国阀门网】
由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电泵井尾管悬挂装置新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在近期实验的四口低效井上取得了高效经济开发的超预期效果,为指导后期部分区块的上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受油稠、油温黏度拐点深、下泵深、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抽稠泵和电泵井在机械举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异常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产量、掺稀油损失严重,成本压力大的问题。该厂的技术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研制出一套电泵井的尾管悬挂分离装置,并在今年3月份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技术。该项新装置达到了使泵不承担尾管拉力的情况下,实现泵挂深度与掺稀混配点分离,在泵挂深度平均为2700多米情况下,使混配点下移到5000米,延长了稀油和稠油混配时间,以较高的温度进行混配,不仅达到了节约稀油,保证了稳定出液的目的,使机械举升的难题得到极大的改善,降低了电泵井异常率、躺井率,提高了运行寿命。
今年以来,该厂针对机械举升不能动用的12区2小区、4小区北部油藏,订做了自行研制的21套电泵井尾管悬挂装置,分别在注水替油后期基本失效的低产低效的TH12216、TH12425、TH12226、TH12410CH井投入使用。1月12日投产运行的TH12216井,尾管加挂到5135米,目前日产41吨,累计产油5468吨,不含水;2月24日投产的TH12425井,日产34吨不含水,累产2703吨;4月23日投产的TH12226井,累产油474吨;5月10日投产的TH12410CH井,累产油143吨。四口井单井日产油118吨,与注水替油自喷生产相比稀稠油降低0.9,相当于每产100吨稠油节约稀油90吨。目前,TH12439井正在施工,还有TH12417等5口井计划中。
链接:大港油田滩海开发公司通过优化电泵设计、强化设备日常管理,使电泵井检泵周期再创新高达到843天,比去年同期提高近一倍。这也标志着大港油田海上电泵井管理水平跨入领先水平。
由于采用“海油陆采”的开发方式,受井场条件的限制,大港油田滩海地区95%的油井采用电泵生产。同时,这个地区的电泵井多为大位移井,管理难度大,检泵周期短。为延长电泵井检泵周期,大港滩海开发公司工艺技术人员从优化设计、强化作业管理、加强日常护理三方面入手,取得明显效果。
优化举升工艺设计。技术人员根据单井的地层供液、油井出砂、气液比等情况,对每口井的工艺设计组织讨论,优化电泵机组的排量、扬程等工艺参数,使单井设计优化率达100%。(中石化自主研发电泵井尾管悬挂装置效果超预期)
(来源:互联网)
|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