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7月1日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低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但PMI绝对值仍然在临界点(50%)以上;1至5月份投资、消费增长大体平稳,剔除热钱扰动因素出口实际增速也未大幅下滑;企业库存水平是历史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稳增长的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现之中,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张立群综合各种因素得出判断。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6月份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进口、积压订单、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之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说,PMI指数回落,且主要指标普遍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稳增长的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现之中。综合看,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
具体来看,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44.6%,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PMI指数高于50%,为50.4%;中、小型企业PMI指数低于50%,分别为49.8%和48.9%。调查还显示,反映订单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分别达到47.0%、45.4%和40.9%,环比分别上升4.3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当前企业面临不少困难。调查显示,6月份制造业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的比重为47.0%,比上月上升4.3个百分点;反映资金紧张的比重为40.9%,上升1.5个百分点;反映人民币升值的比重为13.6%,上升0.9个百分点;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比重为45.4%,上升0.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应如何应对?业界普遍认为,不能再寄希望于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否则将加剧固有矛盾。在经济转型期保持增速基本平稳、为实现新的飞跃蓄积能量,需要新的思路。在科学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同时,更要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
“不能以未来前景为代价换取一时增速的回升,还是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要抓住时机大力推动改革。”蔡志洲强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尚未触及底线,应该容忍增速的回落,着眼于推进中长期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但也要注意指标变化,防止经济失速。货币政策方面在保持稳健基础上对资金投放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强化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使目前不断上扬的资金成本有所回落。
(来源:中国阀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