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空间大 助力美丽中国口号

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空间大 助力美丽中国口号

      2013/7/17 16:06:25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15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党的“十八大”提出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本届政府也将打造“美丽中国”做为重要执政目标,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劳动人口众多,需要保持经济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但目前经济发展受到的资源约束愈发趋紧,全国各地区连续的“雾霾”天气使环境保护得到了公众空前的关注。再生资源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使用再生资源可以大量节约能源、水资源和生产辅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011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弃电器电子等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1.62亿吨,比2005年翻了将近一番;回收总价值达到57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2.7%;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资源瓶颈,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再生资源的来与物流方向
  
  建筑废料、报废汽车及电子废弃物是再生资源最主要的来源。再生资源主要产生于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这些“废料”多集中在建筑、汽车、电子产品这三大领域。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早,因此这些国家建筑、汽车、电子产品等产业相对比较发达,且更新换代需求较大,由此产生的废旧物资量较多。
  
  全球范围内再生资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由于各国工业水平的不均衡,决定了全球再生资源的物流方向。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再生资源产业链中充当着供应者的角色,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则扮演了再生物资的消费者;由此再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物流方向,若以进口量计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资源消费市场。
  
  低品位复杂废料处理是我国优势。由于发达国家人工成本较高,因此有大量低品位废料或复杂废料在本国处理并不经济。中国拥有较低的人工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劳动效率,因此低品位的废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更受国内市场青睐。
  
  中国再生产业迎接“黄金十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经过十年多年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根据世界银行标准,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更替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废旧物资;这些资源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政策红利促我国再生产业发展。近年来再生产业得到了国家空前的重视,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使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节约了宝贵的资源。以钢铁产业为例:2011年,我国废钢铁利用量达9100万吨,同比增长5%,其中包括钢铁企业产生废钢铁3500多万吨,社会回收废钢铁5000多万吨,进口废钢铁677万吨。废钢铁利用量占当年粗钢产量的13%,年可节省1.55亿吨精矿粉,相当于减少原生矿石开采3.9亿吨。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在原材料来源上由国内回收与海外废旧物资进口两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业链的运行属于这种两种模式结合的典型。2011年,我国国内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量达465万吨,同比增长12.3%。其中废铜100万吨、废铝220万吨、废铅135万吨、废锌10万吨。我国再生铜、铅、铝占铜、铅、铝当年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50%、23%和42%。进口主要废有色金属实物量738万吨,同比增长2.4%。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相当于减少原生矿开采5.3亿吨。
  
  再生产业将快速发展。以再生金属为例:根据测算,按铜和铝产品使用寿命15年,回收率80%计算,到2015年国内可回收资源回收量将分别达到110万吨和280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长57%和85%,但仍无法满足届时废铜及废铝需求量,仍分别有150万吨废铜和440万吨废铝需要进口;按铅使用寿命5年,回收率80%计算,到2015年国内可回收资源量将达到240万吨,将基本满足国内再生铅原料需求。根据工信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规划,到2015年我国再生精炼铜、再生铝和再生铅的产量将分别达到260万吨、720万吨和220万吨,在有色金属总产量中占比为40%、30%和40%;以此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远高于同期原生有色金属增速。
  
  废旧汽车拆解与电子废弃物处理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重点,渠道布局是关键。再生资源回收技术相对原生矿产品冶炼较为简单,因此对于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而言,建立广阔的废料回收渠道是其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
  
  从废料来源的角度,我们认为汽车拆解和电子废弃物处理是未来国内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领域,提前布局这两大产业的再生企业将获得较大先导优势。从产业分布的角度,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废旧资源集散地例如:宁波镇海、浙江台州、广东清远、天津子牙、江西丰城、湖南永兴、安徽界首、湖南汨罗、湖北荆门等,地方政府对当地废料行业进行了“圈区管理”,建立了相关的再生资源产业园。未来如何在这些重点地区布局,建立自身的回收体系,是再生资源利用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可再生资源 回收利用 空间大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