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阀门网】
为防止或减小薄壁支承圈变形,应采用第三种加工方案及相应的措施。
①工件分粗、精车,粗车后尽量多放置一段时间后使工件自然冷却,消除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热变形。
②采用轴向压紧,改变夹紧力的作用点,使工件不能产生变形。采用端面夹紧内孔定位时,由于内孔存在间隙,因此产品在加工<203mm时应内控,图5定位盘定位止口留余量,在本机上加工,使产品内孔与定位盘上止口间隙最小,在加工轴向槽,径向槽时,应始终使产品处于压紧状态下调换内外压板,以保证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统一,保证产品质量。
③粗、精车时采用冷却液。车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变形及切屑、刀具和工件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切削热的存在,对车削薄壁件十分不利。因此,车削时,正确地选择金属切削液,充分使用冷却液,不仅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小了切削力,刀具的耐用度得到提高,而且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也降低了,减小切削功率,工件不受切削热的影响,其形位误差变化小,保证零件质量。当用高速钢刀具进行粗加工时,主要是降低切削区域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宜选取用冷却性为主的金属切削液,如低浓度的乳化液。当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粗加工时,切削液必须连续地、充分地浇注,一般不用切削液。精加工时,切削液主要作用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宜选用浓度为10%~20%乳化液或离子型切削液。
④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减小变形。粗加工时,可以采用加大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精加工时背吃刀量ap可选012~015mm,进给量一般在011~012mm,甚至更小。对于切削速度可根据工件材料、工件直径、刀具材料及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一般取v=6~120m/min,同时应防止工件的共振。
⑤合理选用刀具几何角度。车削薄壁工件时,应注意选择主偏角Kr,使轴向力或径向力在刚性差的方向减小,刃倾角λs要取正值,刃口要刃磨锋利,前角和后角应取得相应大些。如外圆精车刀Kr=90°~93°,Kr′=15°,αo=14°~16°,αo1=15°。内孔精车刀Kr=60°,Kr′=30°,αo=14°~16°,αo1=6°~8°。
(来源:中国阀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