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电泵:城市耗能大户进入智能“芯”时代

电泵:城市耗能大户进入智能“芯”时代

      2013/11/19 16:45:51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90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作为城市的心脏,当全世界都进入休息状态的时候,泵都处于继续工作的状态,传统泵的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10%以上,而三分之二的泵会浪费高达60%的能源。而如今,通过在泵里面设置智能芯片,根据城市生活规律来控制泵的运转速度,可以节省耗电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电泵,城市里的耗能大户
  
  “对于城市来说,泵相当于城市的心脏,心脏将血液带向城市的各处,让城市的市政、建筑、工业、基础设施、区域供暖、污水处理等机构能够正常运转。”格兰富集团高级副总裁刘鸿聪先生表示。
  
  作为城市的心脏,当全世界都进入休息状态的时候,泵都处于继续工作的状态。“传统泵的耗电量占全球总耗电量的10%以上,而三分之二的泵会浪费高达60%的能源。”刘鸿聪告诉记者,“现阶段,几乎所有泵电站必须全天维持全速运转,但实际上,一天中需要泵站全速运转的时间,只占5%,因此,在工作完成后的时间里,泵完全可以处于低速的休眠状态,甚至停止,以减少耗能。”
  
  “城市里几乎都有地下排污系统管道,都是漏水的,原因就是这些管道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不堪重负。如果水泵能够按照排污需求,只在有需求的时候工作的话,那么漏水就能减少很多,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刘鸿聪告诉记者,“再举个例子,如今大楼里的采暖系统,也是由水泵维持热水的循环。在白天日照充足的时候,其实阳光照射到大楼上的热效率对暖气的作用是有补充的,但是这时候,供暖系统通常还会持续全速运作,大部分能量就损失了。”
  
  如今,全球都在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已经变成各国政府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而泵的应用几乎涉及到了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如果城市的“心脏”能根据情况按需运行,是不是就能减少能量的损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会“学习”的泵
  
  其实以上的设想,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做到了。格兰富公司近期推出的五款超高能效的新品泵,它们可以通过学习个人或者整个城市的生活习惯来控制泵的运转速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而这一切的秘密,都在那枚内置在泵里的智能芯片。
  
  例如前文中有关大楼供暖的问题,格兰富Thermosmat系统化产品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每栋楼中安装了这个系统后,大楼的供暖系统就会自动“学习”大楼的温度变化规律。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常规的供暖加上太阳的热效率,可能导致大楼的温度较平均水平高,而夜晚的时候,没有阳光的辐射,大楼的温度就会略低。该系统会精确地捕捉到大楼的温度变化情况,并根据室外温度来调整大楼热水和冷水的供应量,从而保证大楼中的恒温。
  
  “这些都仰仗于内置在泵中的芯片,芯片中的智能控制算法可以精确地搜集温度数据从而完成供水的调节。这就是泵"学习"的过程。”刘鸿聪说,“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保持大楼恒温,还可以在维持热源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供热面积。现在新建的大楼,很多都是玻璃幕墙的结构,这样的结构,阳光对其室内的温度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能够装上这样一套系统,就能够让大楼充分利用阳光这种天然能源,从而做到节能减排。”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兼容多种数据通信协议,可以实现与多种现有楼宇管理控制系统的实时通信控制,也可以通过格兰富自行开发的一套远程控制系统来实现在线实时调节。“甚至用你的手机,都能给远在丹麦的大楼调温度。”刘鸿聪说。
  
  这套神奇的供暖系统还有“家庭版”:MAGNA3就是格兰富专门为家用供热系统设计的一款循环泵,它能够通过学习居民的用水习惯以及供热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楼宇的供热效率。人们可以用手机等终端设备轻松控制家中热水循环的速度,从而控制家里的温度。而这些数据又会被内置于泵中的热量表捕捉,为整栋大楼的温度控制搜集数据。
  
  “此外,为了改造老旧的泵站耗能过高的现状,格兰富还为老旧泵站的改造提供能源审计业务。通过对老旧泵站的实际使用规律、噪音要求等各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搜集之后,给出合理的泵组合和安装方式指导。从而保证在安装之后,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刘鸿聪向记者介绍道。
  
  “如果能够在全中国的集中供暖地带都采用这种能源审计业务,并且安装上"智能"泵,经过测算,我们每年至少可以节电14亿多度,相当于每年少排放80多万吨二氧化碳,少燃烧46万吨烟煤。而如果全球都能改用这样的高能效泵系统,总耗电量就会减少4%,这个数字相当于10亿人一整年的家庭用电量。”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电泵 城市耗能 大户进入 智能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