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徐工集团位列35行业居首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徐工集团位列35行业居首

      2013/11/20 16:31:32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14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日前,在2013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徐工集团以总分90.4分的成绩,位列第35位,位居工程机械行业首位,并获评优秀单位称号。


  
  根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此次全国共有887年企业参评,45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优秀。徐工集团技术中心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历年评价中持续名列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徐工集团是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徐工集团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研究总院、事业部及分子公司技术中心创新职责明晰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按卓越绩效模式,完善徐工中长期产品技术规划,努力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形成一批成果,培育一个产业”。目前,徐工集团正以徐工研究总院为平台,积极创建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建设工程机械综合试验场;在完成南京研究院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北京、上海研究中心的布局建设;欧洲研究中心全面运营,并加紧美国、巴西等海外研究中心的建设,一个全球协同的创新体系正在建设形成。
  
  徐工创新战略整体和各板块分别对标全球行业第一,重点推进“三高一大”即高端、高品质、高性价比、大吨位产品研制,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特色,追求准确的市场导向和市场定位,满足用户追求最好质量、最稳定性能、最低使用成本、最高作业效率和最有力融资及服务支持的合理期望,用差异化、智能化、成套性产品冲击全球市场。
  
  近年来,徐工推出了全球最大吨位1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球第一吊”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完成全球首吊,徐工ET110步履式山地挖掘机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LNG轮式装载机和混合动力挖掘机实现批量产销,高铁、桥梁及隧道专用施工装备、成套环卫装备快速形成产业化,70吨以上大型矿用挖掘机快速做到国产品牌第一位,12吨大型装载机唯一实现国产化,130吨大型矿用挖掘机和全球载重最大的400吨矿用自卸车等成套矿山机械成功推出,面向“三农”专门研发的全新小型工程机械也迎来发展春天。
  
  徐工拥有技术人才6000多人,占员工总数比例近30%。汇集了8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0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领军型技术人才,有100多位德、美等工程机械专家在全球各地服务于徐工创新工作。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环境平台,实施充分的创新激励和项目奖励,让技术骨干成为企业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千余套的人才公寓房和专家公寓房正成为5000位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生活家园。充分嫁接全球高端人才资源,推动实施以“徐工骨干+外籍专家”的联合攻关和项目催化模式,强化与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等的合作创新。
  
  徐工年均完成大型研发项目100项以上、重大项目20项,并承担了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重奖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项目团队,对一类重大创新项目给予千万以上的重奖。在关键零部件创新过程中,自主突破了高端液压油缸、新型电控变速箱、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以FT和AMCA两家欧洲企业及欧洲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快突破阀、泵、马达及液压系统等核心技术;与德、美等多国企业合资,通过协作创新,突破了高精特回转支承、湿式驱动桥等关键技术。
  
  徐工始终保持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5%以上,研制出100多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次获得全军及全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125项,有效发明专利16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金奖。9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42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三年主持参与制订并发布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4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60项,新产品在年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达60%,49个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此次评价中,徐工集团位列第35位,位居工程机械行业首位,另两家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分别位列第235位和第273位。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徐工集团 行业居首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