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发布信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四气一油”布局中亚能源合作 中国油企大步“西进”

“四气一油”布局中亚能源合作 中国油企大步“西进”

      2013/11/26 15:31:56中国阀门网 点击数:30

中国阀门网

 Famen88资讯:目前,横贯中国和中亚三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四气一油”能源大动脉正在陆续开通,成为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和全新坐标,为国内经济以及西部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作为中亚能源合作的主力军——中石油正借助这条“能源新丝路”加紧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炼油、油气销售以及工程技术服务等完整业务链布局,并将于“十二五”末率先建成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而广汇能源等新疆当地民企也在积极寻找中亚油气合作的投资机会。
  
  “四气一油”管线陆续投运
  
  上述“能源新丝路”由4条天然气管道和1条原油管道组成。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分为A、B、C、D四线。2009年,A线开始投运;2010年10月,与A线并行的B线亦开始输气,实现双线通气。
  
  资料显示,A、B线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全长1833公里,年设计输气量为300亿立方米,境内与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相连,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沿线城市,最远可至我国香港。
  
  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条件具备,C线建设有望年底通气,目前相应的投产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届时,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也将沿C线进入中国。而D线的建设规划也已启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15日,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以来的累计向国内输气量达到700亿立方米。
  
  除了天然气,我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还体现在原油领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原油管道,这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跨国原油管道。该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在中国境内与阿拉山口-独山子管道相连,全长2800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
  
  截至2012年末,上述管道已累计向我国输送原油超5000万吨,哈萨克斯坦也成为我国第八大原油进口国。
  
  中亚油企大合作
  
  2012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58%,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接近30%。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着力于进行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布局。
  
  在上述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中,西南主要为中缅天然气管道,但目前输送能力有限,为120亿立方米;东北主要为中俄油气管道,但双方近年来油气合作无论在线路走向,还是价格方面,都出现过反复;而海上通道除了昂贵的运费,也受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称,国际油气合作仍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国家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而中亚油气合作在我国四大油气进口通道中,是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
  
  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亚天然气管道系统让我国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境外气源,确保了西部天然气进口能源大通道的畅通,对国内长期供气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上述“四气一油”管道,我国的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已经连通了上述中亚三国(即中亚-西二线管道),并在中国境内塔里木、鄂尔多斯、柴达木、川渝等产气区,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涩宁兰、陕京等天然气管道系统联成一张总长4万公里的输气网络,为近4亿人口提供天然气供应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新丝路”也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石化勘探开发专家张抗表示,新疆的制造、化工、轻纺、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相比中亚地区都有一定优势,在与中亚的互补性合作中,新疆可充分利用中亚的资源,同时输出多种精加工制成品,发展双向贸易。
  
  按照国际开发经验,每利用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下游需要配套建设500亿~600亿元的相关设施。因此,随着上述“四气一油”及中亚-西二线管道的全线开通投运,将为我国西部沿线地区带来大量基础建设投资机会。

(来源:中国阀门网)

热门关键词:布局中亚 能源合作 
投稿箱:
        如果您有阀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邮箱:136426480@qq.com。
中国阀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www.fm35.com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留言板联系我们。

关于本网| 网站导航| 热点搜索| 阀门资讯| 泵阀名录| 站点地图| 友情链接| 会员说明|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站内地图

全球(中国)阀门网 版权所有 © 2002-2012  服务邮箱:Service@fm35.com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阀门网.中国本站网络实名:全球(中国)阀门网-中国最专业的阀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