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系统招标公告
浏览次数:458次
项目名称: 水循环系统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 GZB41
招标省份: 河北
报名时间: 2007/7/2
截标时间: 2006/7/20
招标公司: 首钢矿业物资公司招标办公室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请登陆会员
联系传真: 请登陆会员
电子邮箱: 请登陆会员
一、招标编号:SGZB41
二、标底物名称:水循环系统
三、招标内容:
四、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
1.1清水泵技术参数
1.1.1循环供水泵:250S65A型,Q=462m3/h,H=53m
配套电机Y315S-4 P=110kW/380V
数量:2台
1.1.2循环供水泵:300S32型,Q=790m3/h,H=32m
配套电机Y280M-4 P=90kW/380V
数量:2台
1.1.3循环供水泵:IS150-125-315A,Q=190m3/h,H=29m
配套电机Y180L-4 P=22kW/380V
数量:2台
1.1.4循环供水泵:IS150-125-400,Q=200m3/h,H=50m
配套电机Y225M-4 P=45kW/380V
数量:2台
1.1.5循环供水泵:150S50,Q=160m3/h,H=50m
配套电机Y200L2-2 P=37kW/380V
数量:2台
1.1.6气压消防给水设备:GP-2×100DL+2×50DL+SN1000
包括:消防水泵XBD30-80-HY Q=0-30L/s H=80m
配套电机Y-2-225M-2 P=37kW/380V
数量:2台
稳压泵7.5kWX2,380V
数量:2台
稳压罐φ1000
数量:一台
1.1.7全自动过滤(旁滤)系统:KEBD-10X1,φ1000 Q=30m3/h P=3kW/380V
数量:1套
1.1.8循环水加药管理系统:P=2kW/380V φ900 Q=30m3/h
数量:1套
a.可根据水质变化、补水排污变化自动调整加药量,监测循环水和补水电导率,系统PH值,吸水井水位,自动控制补水与排污。
b.可自动记录加药量、补水量和排污量,并能以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的形式输出。自动生成历史数据曲线,科学分析循环水系统运行状况。
c.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和远程报警功能,并能生成报警记录。
d.可配置网络服务器,实现网络远程控制,网络远程数据下载,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报警信息。
e.可通过RSI和LSI指数的计算诊断循环水系统水质状况。
f.药剂投加于吸水井冷却塔下塔管处。
g.该系统应包括补水、排污电磁流量计,缓蚀剂、阻垢剂、杀菌灭藻剂、PH调节剂投加计量泵,PH/ORP、电导率等水质在线检测仪表,补水、排污电动调节阀,各液位控制器,系统控制设备及其附件。
1.1.9多功能水泵控制阀:DN350,P=1.0Mpa,2台
DN300,P=1.0MPa,2台
1.1.10 全自动软水装置
水量:50m3/h。
前端有全自动石英砂过滤、活性碳过滤(CS/环氧衬里)作为预处理。
软化器主要部件选用进口著名品牌。
管路及配套阀门:UPVC/SS
气动蝶阀:阀体: 铸铁 阀座: EPDM 阀板: SS316 阀径:SS304
配备中间水泵,水箱。
1.1.12泵配套链封密封件
1.1.12.1、环保
密封件材质无毒、环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不影响水质。
1.1.12.2、密封效果有保障
确保所选密封件型号符合甲方的工程需求,有效填充管道环形空隙,实现管道永久性密封。
1.1.12.3、密封寿命长
密封材质具有很强的抗老化,抗氧化,抗日照,及耐酸、耐碱和其他化学物质的特性。
1.1.12.4、密封系统灵活
独特的模块式设计,使得密封件灵活机动,可通过调节螺栓,达到控制局部紧密性的目的。
1.1.12.5密封体
材 质:EPDM橡胶
厚度范围:60.3mm~71.5mm
压板
材 质:尼龙加固聚合物
螺栓、螺母
材 质:碳钢(镀重铬酸锌有机防腐涂层)
1.2浊环水处理设施水泵技术参数
1.2.1排污泵:
规格:50WQ-10-15-1.5型 , Q=10m3/h, H=15m , P=1.5kW/380v
数量:6台
1.3玻璃钢冷却塔:
1.3.1设备参数:GFNDP-250,△t=10℃,Q=250m3/h ,P=11kW,U=380V
数 量:6座
1.3.2设备参数:GFNDP-150,△t=10℃,Q=150m3/h ,P=5.5kW,U=380V
数 量:1座
五、有意参加投标的单位请于2007年7月20日前与首钢矿业物资公司招标办公室联系。
联系电话:0315-7704425 7704220 7710175
联系人:赵海林 陈友 张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阀门网-阀门8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阀门88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阀门88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